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校园安全,关系着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关系着家庭幸福和谐,关系着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可谓是责任重于泰山!然而,近年来,学校在食品、心理健康等方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为学生、家长、社会之痛。学校管理者要牢固树立“教育发展,安全先行”理念,坚持教育安全两手抓,全面筑牢校园平安防护墙,优化育人环境,汇聚平安建设教育力量!
如何抓好平安校园建设呢?
一是健全管理体系,让安全责任全员化。学校必须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校长作为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主管,安办主任主抓,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大安全”工作格局。确保人人有责任、事事有落实。
二是夯实基础建设,让安全防控智能化。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大校园安全经费投入。针对校园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要逐一落实专兼职人员,确保监管不缺位。要落实资金,确保水、电、气等设施设备安全可靠,对于有保质期的设施设备要强化日常维修和保养,对失效过期物品及时清理更换,确保紧急时刻储备的物资能正常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呵护学生心理健康,要按规定建立标准化的心理疏导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让每个心理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干预和矫正。针对食品安全,要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提升厨房安全指数,要强化管理监督,确保操作规范,注重源头防范,确保食材安全。针对校园治安安全,要实现校门口、操场、教室、食堂等重点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要充分利用党委政府综治中心信息系统,实现校园视频资源与“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的融汇贯通,提升信息交互、应急处突能力,提升“技防”水平。要以“四铁”建设为契机,加大校园防冲撞设施设备以及防刺背心、防爆头盔、狼牙棒等应急设备的配备,做实“物防”保障。要组建联防联控队伍,强化日常训练和应急演练,建好“人防”力量。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让安全意识牢固化。安全教育重在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要充分利用三月综治集中宣传月、“4.15”国家安全日、“6.26”国际禁毒日、“11.2”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开展相应宣传,让宣传教育常态化。要注重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构建“抬头见安全”“万事想安全”的生动局面。安全教育要灵活形式,可以通过举办手抄报展览活动、主题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方式强化学生参与感,提升宣传质效。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校园欺凌、乘坐问题车、私自下河塘洗澡等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确保安全教育实用性,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四是凝聚社会力量,让安全屏障立体化。平安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管理者要探索通过搭台架桥开渠等多种方式,畅通家庭、社会参与平安校园建设渠道,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统筹相关部门力量,构建起“学校吹哨,部门报到”的良好工作格局。要全面贯彻落实聘请属地派出所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属地卫生院医生担任卫生副校长机制,定期邀请法官、检察官进校开展法治讲座,邀请交警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牵头属地综治部门、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等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定期召开由相关单位及家长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凝聚平安校园建设强大合力。
平安校园建设是块硬骨头,需要每个教育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平安校园建设是一个细致活,百密一疏就可能前功尽弃、满盘皆输。但既然选择了坚持就没有理由退缩,毕竟“平安是最大的效益,稳定是最美的环境”,他值得我们竭力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