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医药大学保卫处网站!
薪火传承守初心 服务师生护校园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4-25 11:26:16
A A A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一百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扬帆起航。一百年后,在中国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中华民族挺起了傲人的脊梁。从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向有了风和日丽、无限光明的锦绣前程。

回首百年,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无数共产党人甘于奉献、勇于承担,在大学安全保卫战线书写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光辉事迹。

从学校的60年的薪火传承中,我知道了历代陕中医人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立项目、找资金,不辞辛劳,无怨无悔。他们用自己的热血青春,护卫着陕中医,他们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彼时的艰辛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力量,如今的奉献依然点亮着振兴陕中医之光。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袭来,防控工作中,一句“一线岗位,党员上!”,让一个个党员先锋岗设立在了寒风凛冽的寒冬里。校门口、家属院,党员干部们带领着校卫队员站在刺骨的风口检查、测温、登记,没有丝毫懈怠。在安保队员挺立的防线当中,一个小个子队员却格外的显眼。他叫张鸣放,是保卫处的一名校卫队员,也是一名党员、一名从自卫反击战的猫耳洞中爬出来的退伍老战士。更是一个年过不惑之年的老班长,而就是这样一位老战士却自觉挺身站在了走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疫情突袭、逆行出征,按照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命令,他带领一线队员,一户一户的走,一家一家的查,从不落下一人。为了能实时掌握住户、居民的动态,他自觉带头守卫在家属区门口,对进出大门的人员一个一个的排查,对随行车辆仔仔细细的进行消毒。在排查的时候也会遇到不配合不理解甚至会出现恶语相向的情况,可每每面对这样的情况,张鸣放却总是报以微笑向师生员工及家属细心地解释,提供贴心的服务,大家都亲切的叫他“小个子安保大叔”。

有人会问他,当你面对不理解甚至恶语相向的时候你就不生气?可他却总是反问道:“你会和你的家人真正的生气吗?”,原来在校园工作多年的他,早已把师生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假如你要问他校园及家属区各重点区域、人员信息,他会如数家珍的向你娓娓道来,能熟练掌握如此庞杂的校园安保信息,实属不易,这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更是一种热爱本职工作为师生服务的一种表现。也有人说他傻,明明可以清闲的上好八小时,偏偏要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图个啥呢?他却微笑着回答:“休息的时候如果不到校园转一转,心里不踏实、放不下心!”。

“小个子安保大叔”就这样站在了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将师生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护在身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在肩,传递了温暖与爱。其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保卫处的党员干部们大都跟张鸣放一样不怕困难、冲锋在前,在一个个呵气成冰的冬日里,忙碌于校园、门口,在寒风凛冽的冬日,细致的排查记录。24小时不间断的值守、日日夜夜不辞辛苦的付出,将疫情挡在了校园的大门外。

一个个党员、一个个基层班组,编织成了守护师生的钢铁壁垒。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也许有人会说,我今天讲述的只不过是校园疫情防控中的一件小事,然而,正是这一件件的小事,成就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零隐患零风险的非凡大事!

我们党的宗旨和初心使命是“为人民服务”,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在一场场战斗之中,在一次次危难时刻,映衬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赤诚初心,迸发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穷伟力。

薪火传承守初心,服务师生护校园。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为共产党员的我们,将不忘守卫校园安全稳定初心使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献礼。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