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医药大学保卫处网站!
小泉还会参拜向中韩说不
来源: 作者:佚名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05-10-08 05:39:10
A A A

2005年10月08日 04:23

         大阪高院判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违宪,但小泉很可能在明年离任之前再度参拜,中韩应考虑采取大阅兵的方法应对。即使小泉明年下台,只要自民党继续执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日关系不会从根本上好转。

        尽管日本大阪高等法院对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判决违宪,但是笔者预测小泉依然会在明年离任之前参拜靖国神社。他近期的一系列言论就像「安土、桃山」时代(一五七三~一六零三)一个敢于孤注一掷的下层武士那样,不断试探对手的底线。这些对手不仅仅包括中国、韩国,而且更多地瞄准了日本国内政坛反对改革的政敌。显然,「靖国神社」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一的外交麻烦,上升到未来日本政坛内部政治斗争表达方式的高度。笔者认为,鉴于自民党政治的派阀特征,即使小泉明年下台,也极可能拥有绝对的政策影响力,就此而言,只要自民党继续执政,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中日关系不会从根本上好转。

政策越反叛越受同情

        小泉希望通过这种参拜活动,向国内反对改革的党内外人士表达意志坚强的决心,同时也是在向中韩说「不」。日本政治出现了战后非常有趣的现象,越是反叛的政策与信念越受到民众的普遍同情,但是这种同情并非意味着完全支持。

        小泉自己声称他是织田信长的崇拜者。笔者也是织田信长的高度崇拜者,因此大致可以理解小泉为何长期孤注一掷。十六世纪中,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毫无背景,穷困潦倒,完全依靠个人坚韧的毅力和实力,忍辱负重的武士织田信长南北征战,最终在一五七三年推翻了室町幕府取得了政权。越是强人所难的事情,织田信长越敢于挑战,最终他统一了日本。与此同时,他又具备了坚韧的忍耐性,即使在掌权之后,也对皇室假装顺从,从不采用「将军」的称号。这些现实环境,都与日本目前所面临的国内外情势接近,因此小泉决心以「改革」之名,对日本的内外政治实施战后的「总决算」。

        但是时过境迁,今日的日本国内外现实环境当然不能与五百年前的日本战国时代相比。小泉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老一代日本人,在坚韧的同时,也体现了顽固不化、非合理的一面。大阪高等法院的判决发表之后,《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东京新闻》等报纸一日发表社论,都敦促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社。这些动向说明日本社会合理主义思维的力量、民主政治中三权分离的正面作用依然占据了主流优势。这是今后日本朝着和平发展方向继续迈进的思想、社会、制度基础。

        再就日本所处的外部国际环境而言,今日中韩的军事实力当然不可与日本的「战国」时代相比。五百年前的冷兵器时代,武士依靠刀剑所能达成的武力投射力量不超过十数米,简易的火药枪炮所能攻击的范围也不超过数百米。而在今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时代,中国所有的战役战术导弹、Su30MKK、韩国空军的F15K多用途战斗机所能形成的精确打击投射力量,已经基本涵盖了大半个日本国土﹗这里尚且不提核武器的存在。

        一旦再度出现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中韩以及日本合理主义的力量如何对应﹖再度不断抗议﹖过去数年来的经验证明这样的外交抗议没有任何作用,织田信长的崇拜者听不懂这样的语言。笔者认为,就另外一个层次而言,中国在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应该与美俄看齐,具备真正的「大国」、「战胜国」意识﹗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已经说明,中国在二战中的表现是不折不扣的战胜国,中国军队自己解放了云南、解放了缅甸,占领了仰光,连缅甸人都尊敬中国军人为战胜的一方,并且在仰光修建了巨大的中国军人纪念碑,为何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总是对只有一亿人口的日本喋喋不休地要求道歉﹖为何战胜国反而却一味奢望一个战败国道歉﹖

        在加拿大社会,假如一方犯罪,给他人带来巨大损失,而法庭不会因为这个罪人数次道歉就会减刑,同时在遭到必要的法律惩罚之后,这个罪人出狱之后如果言行怪异,对自己过去的犯罪实施加以否定,甚至庆祝这样的犯罪行为,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受害者看在眼里而已,只需要警惕他是否会继续复仇、犯罪即可,不需要对「原犯」的美化犯罪行为加以喋喋不休的口头谴责。因为没有用。

        不能忘记的是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取得了战胜国应有的所有权力,包括赔偿、获得占领土地、惩办战犯的所有权限。遗憾的是中国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怪谁﹖因此笔者完全同意部分史学界对蒋介石的看法,不必对他在中日战争中的作用过分拔高。今日中日关系所面临的困难,与他战后的处置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战后蒋介石处置不当

        一个复过仇的人的心态要比憋着闷气的人要平衡许多,这就是美俄与中国对待靖国神社不同态度的原因。此外,在研究二次大战中蒋介石与斯大林这两个独裁者的作用的时候,笔者惊异地发现,他们在战争初期所犯的战略性错误都有十分相似之处。二者都对侵略者的力量、意志与决心估计不足,「再拖一拖,多一些时间准备,苏维埃国家、中华民国就会有更多的防御力量」,这是当时二人所思。现代战争史无情地证明,侵略者发动战争的时间表完全是按自己的逻辑而制定的,绝对不会考虑到被害一方的处境。这种情况今后也不会改变。

        什么是织田信长的崇拜者听得懂的语言﹖如果参拜靖国神社的事情再度出现,笔者建议中韩政府在适当时机举行大规模阅兵式,邀请包括小泉在内的所有西方大国首脑参加,以强大的实力让有些人清醒,不要长眠五百年。平时举行大规模阅兵式容易引发「威胁论」什么的,而纪念二战胜利的阅兵式,天经地义,为节省费用,阅兵式不必过大,不一定都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有时在南京、沈阳更好﹗此外,要定时参拜自己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战争死亡了如此多的民众,为何自己不参拜﹖难道忘记了不成﹖就此而言,笔者十分尊崇小泉的参拜动机,作为知日派,完全明白其参拜并非为「再战」﹗日本人尊重自己的过去,不忘记死难捐躯者的做法从反面值得深思、尊敬。

        此外,二战的胜利不仅仅是中韩的胜利,也是摆脱了法西斯政治的绝大多数日本人民的胜利,每每想到在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笔者就痛苦万分,他们都是法西斯政治的殉葬品,如果没有这场战争,都能够长命百岁,他们也都能在中国、日本过上今日的太平盛世生活,都能欣赏《大长今》。因此,笔者历来认为,对战争的认识应该超越种族、国界,日本的人民也是战胜了悲伤过去的人民,也是胜利的一方﹗他们的代表也有资格出席莫斯科、未来北京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中日韩永不再战﹗凡是崇拜战争、鼓动战争的人们都应该到阿富汗或者中东,去看看现实战争中的残酷与反人性﹗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
关闭